注册 登录
莫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

莫秀仁的个人空间 http://eww.moszq.com/?592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4-06-13

已有 2871 次阅读2014-6-13 19:26

阳凤小年
 
阳凤小年(2012-05-10 19:19:46)
标签: 杂谈

     在荔波县甲良镇阳凤片区有很多的节日可过。除了春节(大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要过之外,阳凤人还要过“香藤粑节”、“四月八斗牛节”、“六月六敬老节”、“七月半”和“小年”五个节日。而在这五个节日中,尤其重视小年,并且过节持续时间最长(香藤粑节过一天,四月八过一天,六月六过一天,七月半过两天,小年一般过五天)。

    小年比春节提前一个月,腊月三十就是小年的除夕。在阳凤,小年过法与大年基本一样,腊月二十五前后,家家户户就开始打粑粑、做豆腐、杀猪宰羊,在三十晚之前准备好过年用的吃的玩的东西,并且把家里家外打扫一番,力求寨容整洁,家里干净。三十那天,所有的人停止一切户外活动,全都在家里,早上起来就开始忙碌准备三十晚的饭菜。除了鸡鸭鱼肉一应俱全外,还要做很多的豆腐圆。做豆腐圆是个细活,先把豆腐划成大小一样的小方块,用细薄的竹篾弯起来把小方块豆腐的中央挖空,再把准备好的五香肉馅灌在里面,并用豆腐封好,接着拿到锅里煎好六面,这才算做好。下午四、五点钟饭菜做好了,就开始“供桌子”(祭祀祖宗)。“供桌子”半个小时左右就燃放鞭炮,除夕团圆饭也就正式开始了。饭桌上,人人都要吃豆腐圆,寄寓团圆、放心、安心、顺心之意。席间一家人谈谈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打算,在举盏交杯之间,年轻人祝老年人身体健康,老年人祝年轻人事业有成,长辈在儿孙们的祝福声中少不了要掏腰包发点儿压岁钱。如果家里有远方来客,主人免不了要开怀豪饮,与客人同醉方能罢休。假如自己不胜杯酌,不能奉陪到底,那只好请左邻右舍的堂兄堂弟来与客人PK了。

    初一凌晨,家家户户准时起来开财门,男孩子燃放鞭炮或烟花,女孩子则打着火把(或拿着手电筒),挑着水桶,带上香烛和钱纸(或硬币)到井边去取水,取水前把香烛点燃插在井边上,然后烧钱纸,或往井里抛几枚硬币。希望井水长年不断,给全寨的人带来幸福与安康。老一辈说,如果哪个女孩子挑水去得最早,她将看到旋转的井水,长大后将是全村寨针线活做得最好的人,而且能嫁得个好婆家。因为这个传说,许多女孩子为了能实现她们的梦想,小年除夕之夜总是惴惴不能入梦,开财门的鞭炮未响,她们早已在井边等候取到新年的第一桶水了。

    小年初一至初五是大家“玩年”的时间。小孩子穿上爸妈刚买的新衣,胸前挂着用红线网装着的红鸡蛋,衣兜里揣着炮竹,到屋外去自娱自乐了。大人们要么走亲访友,要么在家里招待亲朋好友。在阳凤有句话说:“过年,过年,小孩爱红爱绿,大人爱酒爱肉。”(在阳凤“绿”和“肉”同韵,均为“u”韵)这话形象地概括了过年的生活。年轻人这几天吃过中午饭就到村外去游玩,特别是那些少男少女们,三五成群地约在一起唱布依族情歌,在野外,他们没有了往日的含蓄和羞涩,显得很大胆很开放。许多年轻男女就是在这样的节日里相知相识,成为伴侣的。

    现在,阳凤过“小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负担的减轻,老百姓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喝二字了,他们由村委会组织起来开展许多文娱活动,如布依族民歌赛、猛牛争霸赛、农民篮球邀请赛、村组拔河赛等等,让节日的农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关于小年的来历,莫氏前辈们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我们的远祖莫朝盈,军人出身,原籍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牛头街糯米巷,在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奉命携子(景柏、景芳、景松、景竹、景权、景伦)随狄青(1008—1057)南下征讨广西广源州侬智高叛军,当时军情紧急,不得延误,但只有一个月就要过春节了,族人面对亲人的远征依依不舍,为了表达惜别之情,建议这年的春节提前一个月过,结果建议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年未过完,出征的人就赶路了。次年,狄青讨伐侬智高取得重大胜利,宋军足迹遍布广西、贵州和云南许多地方。为了巩固边疆,宋朝廷留下部分军人和当地土著居民杂居务农,而莫氏先人们后来定居在黔桂一带,再后来定居在阳凤和方村一带的莫氏人群一直没有忘记历史,把那年因为族人的离散而提前过的年延续下来,于是就有了莫家的“小年”这个传统节日。关于此种说法,从《宋史·狄青传》看,是有依据的。但

评论 (0 个评论)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