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99|回复: 4

莫家楼商业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5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莫家楼商业史

  中卫有个莫家楼,
  小北平有美名留。
  人杰地灵出名流,
  七十二行显身手。
  盐业带动百业兴,
  工商联中也领头。
  天下商业第一村,
  渔米之乡第一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家楼的商业是因当年中卫交通落后而兴起的。也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而衰亡了。就和耕牛骆驼一样,在交通发达后就失业改行了。莫家楼恢复了本来宁静的鱼米之乡。
  莫家楼商业的兴起,决定于黄河码头。从前中卫县只有一条大道,从县城经过郭营村到莫家楼渡口。从中卫走银川必须从莫家楼过河,经吴忠仁存渡再到银川。当时没有卫青公路和铁路,也没有公共车,1955年我们到银川永宁上学的十几个同学都是生羊皮筏子到吴忠仁存渡,再坐马车到永宁银川。因交通不便,我在永宁上学三年只回了一次家,还是和三个同学步行走了三天才回来。因此莫家楼就成为中卫县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这是莫家楼商业兴衰的决定因素。
  莫家楼的商业在四百年前就兴起了。据《宁夏商业志》记载:“明代诗人无名氏所题《黄河晓度》诗云:河流东下自昆仑,浊浪爬山晓拍津,来往行人喧渡口,只因名利少闲身。反映了当时中卫渡口商旅的繁盛景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1: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朝廷在莫家楼设官盐,运盐业大兴,商路畅通。输出商品以食盐、羊皮、驼毛、猪宗、枸杞、发菜、甘草、锁阳、苁蓉等为大宗,输入商品以布匹、棉花、红白糖、纸张、瓷器、各色颜料、火柴、肥皂、茶叶、木材、黄米、扁豆、菜籽油、卷烟、旱烟等为大宗,市场繁盛一时”。莫家楼还有许多油坊、磨坊、碾坊、糖坊、酒坊等作坊,加工经销饲料、粮油、糖酒等商品。
  莫家楼的商业是从码头和盐业开始兴起的。在莫家楼经商最早的是盐业、规模大的商业户是《尽盛魁》。盐业史另有专题,本文就省略了。据《宁夏商业志》记载:“1858年莫家楼设盐店”,“同治元年(1862年),中卫人刘基善办的接待盐商的住宿小店,有了盈利,改营粮油兼酿酒和农牧业。最盛时置土地280亩,骆驼140多峰,羊400多只,马牛成群。资产四万多银元,年获利润二万元左右”。创办了《尽盛魁》商行。《尽盛魁》的第二代主人刘宗相(刘汉卿)是清末贡生,民国时期任宁夏参议员,是柔远乡夹渠村人,在莫楼、夹渠、新墩和县城等地都有庄园。在各地有十七处商店。在新墩和莫家楼建立了花园。(刘汉卿把新墩花园送给了马鸿逵,马又把旁边马家的一个花买下,扩建了。解放后县政府又扩建一次,就是现在的新墩花园。)
  《尽盛魁》在莫家楼建了一个大庄园。包括前后内外六个大院,大门向西,一进大门是前院,南面是花园和一个大果园,北面是中院,再向北是内院是个四合院,东面是后院,是站骆驼的大场子。同时经营农林牧工商业,是宁夏最大的盐商之一。他们进城时坐着一辆有车棚的马拉轿车子,赶车人是朱朝山。马鸿逵从银川来中卫时坐小车从莫家楼渡口过河后先到他家。
  盐业兴旺了。每年有几百名驼户和盐业职工需要大量食品和商品,成千上万的骆驼也需要草料,就带动了各行业兴旺起来。
  商业的兴起,招来了西北华北各地的商人、同心的回民和本县各地的手艺人前来经商,其中山西人较多。还有不少盐务局失业的人员也从事商业。到一九四九年己发展了各种杂货商店、手工业、粮油食品加工、饮食业、服务行业七十多家。其中有大型骆驼店六个、马家回民车马店二个。有商业字号八个:如《尽盛魁》《鸿泰店》《春兴永》《余庆恭》《和合生》《鑫义明》等。
  《鑫义明》是中卫城里的字号,在莫家楼设了杂货分店,分店负责人魏凤堂是山西人。是在抗日战争中,他的家乡被日本人占领后,1940年他离开山西老家来到莫家楼经商。他会说蒙古话,善做蒙古生意。他儿子魏治礼1950年回到莫家楼、父子一同经商。
  当时经商也很艰苦,为减少开支,他们骑一辆旧自行车到平凉进货。常下乡赶集。1953年莫家楼的工商户参加了工商联,魏凤堂当选中卫县工商联第二届代表和莫家楼工商联办事处副主任。1955年莫家楼的五家工商户响应政府号召,组建了全县第一个棉布杂货合作商店,魏治礼担任经理兼莫家楼工商联办事处主任。1958年主持县工商联工作。参加了全国工商联第三届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1982年被自治区党委授予劳动模范勋章。曾任县工商联主任、县政协常委。四次当选县人大代表。曾任自治区工商联常委。为我县工商业做了贡献。
  莫家楼商业的发展也经历了许多灾难。《尽盛魁》钱柜失盗500元,不但没有找到,还被警察抓错了人造成重大冤案,为纠正错案又花了上万元。据莫家楼的王国正老人说:《余庆恭》原是莫家在民国时期兴办的客店。当时生意兴旺。传说有一年《余庆恭》的十只大船装载着货物远行。路过青铜峡时,十只商船全部翻在河里,损失巨大。赔赏了别人的投资和死亡人员损失,刘县长也出钱出力邦了大忙,把《余庆恭》送给刘县长顶了帐。刘家雇用了山西人郭超子当帐房先生,由蒋先生当管家。我们小时侯只知道蒋郭二人开店。
  我父亲在盐务局当会时,有个卖油郎叫李家四娃子,经常到我家卖油,成为好朋友,以后我父亲出钱和李四合夥经商,我家买了十二辆马车和货物,李四负责经营,由李四押送车辆走陕西出售。有人号称“十二辆大车下汉中”。后来李四回来说车和货物在路上全部被土匪抢去了。我家损失惨重。李四以后继续经商发了财,到四九年前办成了《春兴永》商行,还当了乡长。我父亲失业后也经过商。先在盐局门前开了一个小商店,以后和人合夥租用莫吉财的一大院子房子和一个大场子,开了一个骆驼店,住满了人和骆驼。因我父亲只愿邦助人,不管个人得失。有一次抓住一个小偷、偷了我家半袋子米,父亲认识这个小偷生活困难,就让他把米拿走了。别人借我家的钱物不要还,还邦助别人还帐。经常卖出商品不收钱,支出多收入少,结果三次经商都失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1: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家楼的工商业种类很多,可称得“七十二行显身手”了。这里引用莫如江的《板话》部分内容,把当年主要的工商业人物和行业记录如下:
  《尽盛魁》家出贡生,《鸿泰店》的工商兴,
  李自明是《春兴永》,刘县长办《余庆恭》,
  南有马家车马店,莫家字号《和合生》,
  魏凤堂管《鑫义明》,蒋家油房代邮政,
  赵超子经商会唱戏, 魏选光是蒙古通,
  张家药铺最正宗,冀家药铺面向东,
  《公得老》叫朱过清,牛班长滩子在街中,
  王子成量布尺子松,宋队长买卖帐项清,
  黄拐拐是买卖精,邵维邦经商讲公平,
  吴木舟烟煤常供应,莫家油坊生意红,
  何待招耍刀如旋风,康待招手艺正时兴,
  王屠户的儿子二孔明,裴登科杀猪一溜风,
  莫铁匠的刀口清,王铁匠挂车不费工,
  刘鞋匠的棉鞋好过冬,何皮匠皮货走内蒙,
  马铜匠铜器亮又明,小铁匠打铁要用铜,
  贾鞋匠的鞋到处兴,二屠户卖肉不用称,
  邱裁缝二毛手艺精,莫裁缝旗袍出了名。
  另外还有《斗行》《卖油郎》《耍把戏卖药的》、大烟馆、赌场及卖爪果蔬菜等经商活动。晚上在街中心的小桥上有个老人提着小篮子和小油灯卖糖果。
  莫家楼的商业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而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2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事变迁,莫家楼形成繁荣是有特定因素,衰落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