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22|回复: 1

中卫有个莫家楼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8 22: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  和〓
  莫家楼的繁荣也造就了一批人才,七十三行文才武将,其事迹一言难尽,仅从当地人给他们起的外号可见一斑:如王会计、宋队长、田医官、何待诏、赵厨子、莫铁匠、何皮匠、张木匠、李把式、孙锅盔、雍干烙、王枣糕、张船匠、马排匠、马铜匠、康二胡、徐戏娃、牛画匠、莫阴阳、邱裁缝、王屠户、李斗行、赵局长、唐营长、白参谋、邵队长、花公鸡、抓破天等等等等。
  中卫二毛皮倍受南北客商青睐,莫家楼的民勤裁缝和河南籍皮匠是鞣皮制裘的高手,生意应接不暇。
  蒙族人喜用铜器如铜锅、铜壶、铜酒器、铜刀鞘之类,马铜匠的手艺远近闻名,每逢冬季,上门的蒙族客户络绎不绝,他所在的巷子被叫做铜匠巷。
  雍干烙的“干烙子”馍,有底有帮形似盆状,小巧玲珑,吃起来酥而不碎,干而不硬,越嚼越香,装在毛口袋里几天不坏,是长途跋涉于沙漠中的驼户喜爱的必备干粮,如今已失传。
  安徽籍饭馆老板因其糖醋鲤鱼和黄闷鸡出名,得了个雅号“花公鸡”。抓破天的地方风味小吃“猪脏”,由肥猪肉和糯米做成,肥而不腻,即充饥,又解馋。
  还有些人长年往返于蒙、汉之间,单人独步穿越沙漠轻车熟路,绝不会迷失方向。夏日进沙漠时带两个西瓜,隔一天路程往沙里埋一个,做个记号,待回程时饮水用完刨出来解渴。吃完后将两半西瓜皮扣起来放路边,以便让后来断水之人救急。他们虽是汉人却会说蒙语,可充当翻译,被当地人称为“长着两个舌头的人”。
  那时盐务局还出了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1942年,宁夏军阀马鸿魁为其母过60大寿,各县都准备寿礼寿幛,中卫县长周勋岑,工心计善逢迎,抓兵要粮动辄鞭打绳拴,外号周鞭子,寿礼十分丰厚,唯此寿幛让他伤透了脑筋,他知道马鸿魁平生爱好字画,加之省府四厅八处的要员多善书法,为讨好上司得找个写字高手,就把几位中卫有名的书法家召来,推举一个写寿幛,几位书法家都自觉拿不出手,得罪了马鸿魁还了得,便互相推诿,这时有人提出莫家楼盐局的毛杰,大家如释负重,一致赞同。毛杰何许人也?此人湖南藉,当兵流落到中卫,因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身后萧条,被安置在盐务局看门打扫卫生,这毛杰写得一手好字但因身份低微,平时受压制,不曾出名,这次为马母写寿幛被当作替罪羊推出,不料一鸣惊人,他书写的“寿山福海”四个斗大行书字龙飞凤舞、风惊电挚,令马鸿魁赞不绝口,遂将他叫去,在银川任了个科长,谁知毛杰命薄福浅上任七日就一命归西了。县长周鞭子因有功被提升为宁夏省会警察总局局长。
  莫家楼盐务局还有另一鲜为人知的故事: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赴新疆途中在河西走廊险关古浪峡遭马步芳骑兵围剿,受措祈连山,被迫分散行动找中央。副总指挥王树声单身一人劳累饥渴,昏倒在人迹罕至的腾格里沙漠,被拉骆驼的中卫宣和堡人俞学仁营救脱险,半夜扮成驼盐脚夫想混过黄河,不料又被马鸿魁搜捕军警捉住,因天色已晚,临时关在莫家楼盐务局的一间废弃伙房里,也是命不该绝,屋里有一天窗,旁边有一柱子,夜深人静二人用牙咬开绑绳,顺柱子爬上钻出天窗,又用绳子溜下高墙,待天亮军警发现追赶时,二人早已夜渡黄河,后来经同心在甘肃环县找到红军。王树声后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进奇功,解放后被授予大将军衔。后来多次委托地方军政寻找恩人后代,因地名记错,直到王去世后才得知余终身一人,并无后代,晚年在腾格里沙漠边一小庙守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22: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闻|族谱|联谊|宗祠|村落|故事|基金|公益|论坛|莫氏宗亲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